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新闻头条 » 正文

成都城市更新发展记述:成华区新北天地商旅区和三环路的变化与绿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08 21:26  来源:中文黄页网  浏览次数:102
文章简介:从成都成华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和成都三环路的例子,我们很明显地看出,成都市这个城市,已经在短短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更与质变。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成都会建设得更好更美,成都会发展得更加宜居宜业,这里人民也更加幸福与骄傲。

今天是2024年4月日,上午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空气中飘着春的气息。来到成都成华区新北天地商旅发展区的昭觉寺,春雨就停了,天空也开朗起来,在这春天的清新氛围中,让人顿时感到舒服又感慨。这个世界真好。看着周围的建筑与树木花草,内心自然地有种感慨,成都这个城市,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步一步地更新,一步一步地发展,走得都是那么快速,来得都是那么惊奇。这是真正的翻天覆地的更新发展。

  来成都二十多年了。1994年,背着蛇皮包,穿着解放胶鞋,来到成都。

  三十年前,成都这个四川省会城市,还是以一环路内才是城市特征的形态。记得那时,成都天府广场,显眼的建筑是省展览馆,前面还是又旧又破的老房子,就是建于民国前期的瓦房。现在的成都天府广场,全变样了,展览馆已经成了科技馆,四周都是全新的高大建筑,四川话剧院,四川美术馆等,在三十年的更新发展中,原来的天府广场已经不复旧貌。

  在春雨滋润下的城市,格外美丽。扫码骑了一辆共享单车,在成都成华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里到处看了看。

  成都昭觉寺,与成都动物园隔墙。据说成都动物园这个地块,历史上是昭觉寺的地块。

  成都昭觉寺周边,都是全新的环境。这是城市快速更新发展的结果。在成都昭觉寺北边,是天府动漫城,规模很大,主体建筑已经完美呈现。在天府动漫城的旁边,还有几栋房子在建,看起来规模也大,绿化掩映下,建筑吊塔在转动。

  在成都昭觉寺南边,是一条刚刚修好的道路。原来这里没有道路,在成都成华区政府的规划下,拆迁出来一条道路。这条新道路边,是刚刚交房和正在交房的商品房,设计风格各有特色,从外观就看出这些商品房的档次。

  成都昭觉寺四周的变更变化,也就四五年的时间,是不是难以想象啦?

  这是一个奇迹。在这奇迹背后,是我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政府治理的优势特征之一,就是我们的当地政府,在抓经济促发展方面,始终是重要工作之重。就说成都昭觉寺所在的成都市成华区吧,成华区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非常重视,这个传统,政府一直在发扬。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城市更新发展,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点。

  为了更好地做好招商引资,成华区专门设置了成都成华区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核心区位于成华区北部,北三环与川陕路交界处,规划总面积约2.81平方公里,作为成都市八大商圈之一,是成华区四级体系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重点地区。

  

  规划基于新北天地区域“蓉欧支点”、 “家居名片”“文旅环伺”和“依山傍水”四大特征,围绕区域从“家居城”到“家需求”的产业进化,从“北通道”到“展示园”的文化提振,从“割裂区”到“畅游地”的价值重构,从“商贸场”到“公园城”的生态加持四大转型升级方向,提出“蜀道门户,新北天地”的规划定位,并构建形成“一家一园一路一环”的空间结构。
  新北天地商旅区位于成德绵经济带的桥头堡,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向北辐射全川、走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门廊;是成都市十大城市级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成华区六大产业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坐拥主城核心区位、占位成都南北发展轴线,向北是成德绵产业发展轴的纽带、向东是对接成渝的主城枢纽。
  这里交通路网通达,拥有3横3纵骨干道路,5条轨道交通,1个成渝TOD铁路枢纽,是成渝门户的重要枢纽。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以驷马桥—羊子山祈福台—升仙湖为代表的古蜀秦汉文化,以“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为代表的禅茶文化,以成都动物园为代表的科普教育基地等独特资源,彰显片区文化魅力。
  这里生态资源优良,拥有1500亩新绿水碾公园,160亩成都动物园,140亩荆竹片区开放式公园,2000余亩海滨公园等城市公共绿地;拥有沙河生态走廊3公里,东风渠生态绿廊3.5公里,构成了丰富的水系资源体系。

  

  近年来,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不断注重招大引强,夯实招商成效。对照“两图一表”,借力招商平台,全面梳理500强企业名单,动态掌握优质企业发展动态和投资意向,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广东、重庆等地开展多轮招商,持续拜访联系200余家目标企业。
  成都发展,机遇在北;成华发展,必有新北!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投资正当其时!

  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成都三环路,看到一座大型立交桥,川陕立交桥。

  在川陕立交桥的北边,绿化掩映处,是知名度很大的宜家家居超市和富森美家居商场。

  成都三环路,很有看点,看点就是宽阔和绿化。先来梳理一下成都三环路的建设发展。

  打开成都地图,引人注目的就是三条相包含的环线。如果说一环路是成都的市井生活圈,二环路是高效便捷的通勤圈,而外面这圈是三环路,就是实现成都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高速通道。

  50多公里绕城一圈、全封闭式的8主车道+6辅车道设计、几十米的绿化带和专用慢行步道,人性化的设计和超前的规划,特别说明政府的建设开发能力。

  聊起三环路,就不能不提它的两位“哥哥”一环路和二环路。

  建国初期,成都总面积还不到30平方公里,还没有现在金牛区的三分之一大。为了连接旧城区和成渝铁路火车站,开始了最初的一环路建设工程,受限当时的经济和物资水平,五十年代的一环路还只是由砂石、石渣铺成的土路。

  在70年代一环路也完成了一次翻新,主要是把道路拓宽,路面也换成了沥青和水泥材质。

  现在看到的一环路,雏形则是在1985年第二次一环路改扩建工程完成的。这次的翻新,也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成都从传统城市转向现代化城市的起点。

  扩建后的一环路拥有了双向四条车道、并且进行主辅车道分离规划。进入新世纪之后又相继扩为六车道、修建立交桥、配合地铁进行道路改造等。到今天,一环路已经是市中心人离不开的市井生活圈,成为了“老成都”的标志。

  二环路在1993年通车,双向四车道,建设初期就带有六座立交桥。虽然现在二环路是品质生活(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大型商业体)、交通方便(全市首条BRT)的代名词,而在十年前,二环也曾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为了迎接2013年在成都举办的财富论坛,二环高架项目被提上议程,全长接近30公里,并且只有一年时间,工期非常紧张。除了时间紧迫外,二环高架还受到了外部压力,很多人评价二环高架:“高架已经被发达城市淘汰了”、“严重破坏了二环的景观和市容”、“让二环周边居民出行麻烦”、“附近商贸遭受严重打击”。

  纵然受到内外双重压力,成都仍然顶住压力完成了二环高架的修建,那时贴着的标语是“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的方便”,还配套了限行措施。

  故事的结局已经很清楚了,二环高架承担了二环周边非常大的长距离通勤需求,甚至高架下的绿植还成了网红景点“绿野仙踪”。

  二环高架修建就能看出成都的远见与野心了,宁愿承担压力与指责,但仍着眼未来,下好一盘大棋。

  相较于二环高架修建时的有褒有贬,三环路的建设在当时看来简直是有些荒谬。要知道,三环路始建于1998年,在2002年完工。那时候城市圈还没有扩展到那么远,三环路周围都是乡镇,还有很多田埂和荒地。

  在这种“城乡结合部式”环境下,三环路的建设规格还相当之高:主道双向八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连接各种立交桥。三环路当时规划的规模在全国城市中都不算多见。

  很多成都居民认为,修三环路简直是“吃饱了撑的”,机动车少不说,三环周边全是乡镇田坝,开车上三环的意义是啥?就算周末偶尔去晒个太阳去个农家乐,也不需要这么多条车道。

  但在当时的城建专家看来,成都注定成为聚集人口和经济的国际大都市,也将是西部第一大城市,再加上增长迅速的GDP和机动车保有量,必须在道路规划上有很强的前瞻性。

  作为一项“跨世纪工程”,三环路选址和道路勘探时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城建规划、道路施工专家,90年代末的“三环”还是一大片农田,也没有导航,就靠着本地“土著”在田野里徒步测量和研究。

  经过四年的施工,这项实际工程终于在2002年10月正式通车,作为一条城市环线,主道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6车道,这样的道路规模在全国都是相当靠前。

  新三环路的通行能力是当时二环路的4-5倍,也是成都市第一条主辅结合、运量超前的城市快速路,不仅搭建了成都大运量交通系统的支架,还能和成绵、成南、成雅等高速路联通成片,真正实现成都内+成都外的交通结合体。(三环十陵立交 图源成都发布)

  当时的专家们,对这条“建在田里”的三环路的预期是十余年后达到一个基本饱和的状态,但成都发展的速度仍然让建设者们看走了眼。三环路建成后,三环区域的住房、商业、生产迅速聚集和崛起,在通车仅五年后就接近饱和,到2010年车流量比刚建成翻了三倍多,甚至由于车太多,三环路每年都在修补,甚至传出了“三环路当初为啥不修宽点”的声音。

  三环的前瞻性还不止于此,在当初修建时,专门在道路两侧各留出了超过50米宽的绿化带,这在当时看来更是“不可理喻”的设计,路已经够宽了,再铺几十米的绿带不是资源浪费吗?

  在当时三环的作用还仅仅是对未来汽车交通的预保障,以及一定程度上的道路交通转换,属于是“完全实用主义”的设计。而在三环周边居民商业区的聚集,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更多符合人们审美的设计和规划。

  在2016年开始的三环路扩能改造工程中,当时规划的这大几十米宽的绿道就派上了用场,在保证绿化景观的同时,增加人性化的慢性道路等。后来的熊猫绿道也是依托于此修建的,把只属于汽车的三环路,改造成为“行人、自行车、机动车、轨道公交”可共同使用的城市大道,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当时那几十米“无用绿化带”,是很难实现的,三环路的前瞻性又得到了事实的验证。

  精心打造的三环路,还承接着交通通行的重大任务。几十座立交桥跨线桥,让三环路和通往不同方向的主干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张覆盖成都这座大都市强劲的交通网络。成灌高速、成温邛高速、成渝环线高速、夏蓉高速、天府机场高速等高速构建了一张四通八达进出成都大平原的交通网络。天府大道从三环天府立交一直延伸到眉山,也成为了成都南线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三环路上的每一座立交桥,也是一道靓丽的现代城市风景线。除了满足日益增多的通信需求,纵横交错的设计超多的出入口也让三环路上的立交桥形成了独特的文艺气息。尤其是夜晚的三环路,景色更是让人着迷,车水马龙,流光溢彩,霓虹闪烁。   三环路在老成都的记忆中是城内和城外的界限。但是随着成都的不断发展壮大,三环路两侧已是今非昔比,道路两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精美画卷。而城内和城外的界限早已被城市的飞速发展吞噬掉了,使之成为了成都新城市的核心地带。而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继续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着成都这座城市的美丽。成都也用她的美丽感染着每一位创造者,维护者。

  从个人的直观感觉来说所,成都三环路的一个显著看点,是绿化,下面就用几张照片来记述吧。

  以上内容,只是个人的记述,是即时感悟之下的简单记述。不管怎么说,从成都成华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和成都三环路的例子,我们很明显地看出,成都市这个城市,已经在短短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更与质变。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成都会建设得更好更美,成都会发展得更加宜居宜业,这里人民也更加幸福与骄傲。

  感谢城市变更与质变得谋划者、规划者、建设者、还有更多得间接参与者的普通市民。感谢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