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进九寨沟就知道这次的旅行值当!尽管去九寨沟的山路十八弯,尽管坐那趟新能源的电瓶车又引发了再次呼吸性碱中毒,但这次的九寨沟之旅足够抵挡这一路的辛苦奔波。
关于九寨沟旅游出行
这次旅行依旧采用普铁卧铺的出行方式,第一是因为它经济实惠,第二还是因为它经济实惠。很多人觉得坐卧铺二十多个小时时间太长很遭罪,其实这种车对于拖家带口的人来说是挺不错的选择,前天夜晚上车差不多就睡觉,第二天一觉醒来就接近中午,再在火车上吃吃喝喝半天,不就眨眼就到达目的地了吗?为了防止孩子闹腾,我给五岁多的儿子准备了故事机,里面都是他爱听的故事,给九岁半的女儿准备了她爱看的书籍,再备点儿平日里不准吃太多的糖果薯片等零食,娃儿也能安安静静不当熊孩子。当然选择这种出行方式的时间不能太紧凑,不然有限的假期就全在路上了。
关于九寨沟
四川之行的第一站是九寨沟。九寨沟的美值得每个人亲眼去看,哪怕就一次。虽然网上关于九寨沟的图片有很多,但都没有亲临现场的震撼。九寨沟景区以一个点延伸三条线的布局分布,日诺瓦游客中心为中心点,景点分布在连接中心的三条射线上,分别是中线和左右两线。
观光车从景区大门开出几分钟,车上的人群便不由自主得发出“哇”的声声赞叹。导游也借此机会给我们介绍中线的景点。芦苇海是最有诗意的海子,每年芦苇盛开的季节穿梭在芦苇中的溪流就像一条动漫里的玉龙蜿蜒在金黄色的芦苇丛中,白色的芦苇花在阳光下随风摇曳,轻盈而自在。这不正如《诗经》里所言:“蒹葭苍苍”的境界吗。犀牛海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有一位高僧生病了修行于此,因为喝了犀牛海的水而康复了。于是高僧就把自己的坐骑犀牛留在那里守护那片神奇的水域。后人就用“犀牛海”来命名那片水域。无论是因景得名还是因故事得名,都给予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跟随着观光车,我们首先去的是左线。左线最有名的是长海和五彩池这两个景点。因为儿子晕车,下车后就没去研究景点分布,稀里糊涂跟着人流走,错过了长海而直接去了五彩池。网上说五彩池的池水颜色最丰富,在阳光底下能够有移步换景的惊喜。很可惜我没有看到。五彩池的池水主要以蓝色和绿色为主,水深之处是深蓝色和深绿色,那种颜色像是人工调制的丙烯颜料,色彩鲜艳、纯粹,水浅之处是浅绿色亦或是池底被碳酸钙包裹着的岩石反衬上来的白色。五彩池就像是上帝遗忘在人间的美瞳,虽然小却能让每个初见它的人都会忍不住惊呼一声“啊!太美啦!”
左线下来到日诺瓦游客中心就换乘去了右线。如果左线的景点用精致去形容,那么右线就不得不说大气了。右线最高点是原始森林,很多人会觉得远或者景点单一而放弃它,而我却最喜欢那个景点。女儿听说有小动物出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向上冲。原始森林就像一座生命的博物馆,走近那片未经雕琢的森林,古老的树木拔地而起,它们见证了生命的交叠和岁月的变迁。在原始森林阳光就是生命,每多一寸阳光就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权利。每一颗大树身姿苍劲,它们笔挺着身躯无时不刻不在上演一出阳光争夺赛。原始森林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法则。苔藓是原始森林的地毯,那些不需要太多阳光就能肆意生长的灌木杂草,在密林间稍长得肆意妄为。它们有的盘树而踞,享受站在巨人肩膀的伟岸,有的干脆贴地匍匐,像三岁的儿子趴在地上玩泥巴……大树的枝叶把天空分成许多斑驳的碎片,阳光透过大树叶子的缝隙撒下一束束金光,不知名的花儿扭动着身躯仰着笑脸在冲阳光手舞足蹈……此刻,我宁愿不相信科学的“丁达尔效应”,只觉得到了梦幻的绿野仙踪的境界。
漫步于这座生命的博物馆,人也变得无比纯净清明,呼吸着林间清醒的空气,聆听着大自然的风声,看着每一种生命顺应生长,作为人类的我也是大自然的孩子。它用身体拥抱着我让我感受它的心跳,让我暂时忘却身在人群的烦恼。每走进一次它,就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疗愈。
原始森林沿线下来还有许多美丽的海子。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像一块块巨大的天然巨型翡翠,去那里的人连说话、呼吸都变得格外小心翼翼,生怕惊碎了这一池池的碧绿。珍珠滩像是天然的珍珠池,大颗小颗的珍珠在草皮上蹦蹦跳跳,大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大珠小珠汇聚之后便一侵而下形成了珍珠滩瀑布,虽不及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倒有“撒落银花飞碎玉,清流汩汩绕山隈”的灵动。据说86版《西游记》取景之地就在此。
九寨归来,方知“仙境”并非虚言。这趟旅程,洗去的不仅是奔波的疲惫,更是积攒于心的尘嚣。它慷慨地展示着最原始的生命力与美丽,无声地告诫着我们:很美的风景,从来都需要虔诚地奔赴,而一切艰辛,终将在自然的震撼中得到加倍的偿还。